彩神

推薦 新聞文化評論演藝院團文物特產鉤沉非遺汽車藝苑歷史娛樂畫家書法家旅游游記收藏美食
億點網 > 旅游 > 正文

太原的古寺竟然有這么多!

發布時間:2022-03-21 22:30  |  來源:知乎  |  作者:錦囊

上世紀三十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帶著馬隊走遍山西,發掘、記錄、保存、整理了大量古建筑資料。五臺山佛光寺、應縣木塔、大同華嚴寺、云岡石窟、洪洞廣勝寺……飽經戰火的山西保存了上百處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筑奇觀,而期間多數是依托佛教、道教的力量而營建為藝術的經典。

佛教自傳入中國,山西就占首善之地。山西因其山雄嶺峻關隘險要,而完整保存了諸多佛教遺存,有建筑、壁畫、造像等多種形式的文物,有從隋唐到清末民國各個朝代的典型作品。盤點山西,北有云岡石窟大同華嚴,南有永樂壁畫廣勝飛虹,東有五臺道場,西有磧口古建群……但是我們還是決定從太原出發,這個清單會很長很長……


登高懷古 永祚寺

從歷史、建筑、甚至單從高度本身,永祚寺都是當之無愧的太原地標。在太原市市徽上,永祚寺的雙塔就是最中央的核心元素,代表了太原的優秀歷史,同時充當著「并」字(太原為古并州)的兩點兒。

古人造塔,佛家有佛家的講究,儒家有儒家的規矩,不過筆者暗以為這些教義目的背后,必然都藏著一層登高憑欄攬勝的心,自從明代雙塔落成,登臨塔頂俯瞰三晉大地的文士就絡繹不絕,在永祚寺留下碑刻、詞章、傳說的更是數不勝數……最著名的莫過于「我來欲把星辰摘,到此方覺世界寬」。

1.jpg

永祚寺雙塔因地取勢,反傳統地「坐南朝北」,背靠太行面臨汾河,晉中千里沃野,晉陽古城勝景,納于眼底,確實是俯瞰懷古的最佳位置。

雙塔均高 54 米,為八角十三層密檐式空心磚塔,不過并非同時營造。位于東南側的文峰塔先建于明萬歷中(萬歷二十七年,公元 1599),自從北宋初為逐北漢而水湮晉陽,整個太原地區人才凋零,文風低迷。

至明代,飽學之士據風水考證,以為太原地勢東南偏低,是以「文明不開,民風摯悍」,需在東南位造塔來改變這個地形缺陷。為「開山川形勝、創文運興盛」,翰林學士傅霖(太原名士傅山之祖父)帶頭捐款,建成了文峰塔和永明寺(永祚寺前身)。

其后不久(萬歷三十八年),一生崇尚佛法的宣文皇太后——萬歷皇帝的母親,出資延請萬歷四高僧之妙峰大師主持擴建永祚寺,妙峰大師不但精研佛法,還是當時著名的營造專家,在擴建中發現文峰塔地基向西北傾斜,便建議另建一新塔于西北方位。便形成了如今一儒一佛「雙塔凌霄」的勝景。

磚塔塔心中空,沿磚石臺階可以登頂(目前僅宣文塔開放登頂),從塔底內部仰視塔磚結構,齊整嚴謹的磚石能治好不少強迫癥患者。每層塔身都有開窗,方便近距離端詳仿木構的斗拱、垂檐、枋椽等裝飾細節。

1.jpg

1948年的永祚寺

雙塔從明代建成,歷經朝代更迭和戰火洗禮,抗戰時期還被當做閻氏軍閥的軍事要塞,卻能完好保存至今,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甚至連明代所種下的名品牡丹也經久不衰,每年仲春雙塔下環繞盛放,也是太原城著名的勝景。

除了出色至極的磚塔建筑,永祚寺另一典藏——碑刻,也值得駐足細細賞玩。寺內藏有各歷史時期碑刻兩百余件,蘇東坡醉筆石刻《赤壁懷古》(原件摹刻)、清代書家祁雋藻的「子史萃言」、明代石刻珍品《寶賢堂集古法帖》均藏于此。

永祚寺地址:太原市東南郝莊村

到達方式:乘坐820路至雙塔寺站

門票:20元


巷內藏珍|崇善寺

崇善寺在太原市中心狄梁公街,街巷不寬門庭不廣,占地面積和規模都不如南臨的府城文廟和民俗博物館,面目低調之極,故事、八卦和藏在期間的珍品卻十分驚人,稱得上是太原市內性價比最高的寺廟(免費參觀)。

1.jpg

其一,身份之繁

崇善寺名字很多:唐時稱呼白馬寺,又改做延壽寺,明代改為崇善寺,后有稱宗善寺……最早追溯到隋煬帝巡幸三晉,便在此設行宮;又傳說武則天年少時曾在此出家,故有山門匾額「宗唐遺址」四字落實;確實的記載是明洪武初,晉王朱棡(朱元璋的第三個兒子)為了紀念生母馬皇后,請建崇善寺——這是一座朱明王朝的皇家祖廟,初建之規模驚人,規格完全按照宮殿建筑格局來營造。

從寺存的明原件《崇善寺建筑全圖》中可以見到,崇善寺以中軸排主殿,東西對稱設配殿的格局,完全和北京故宮一致。可惜主體建筑毀于清同治年的火災,現僅存山門、鐘鼓樓、大悲殿——所幸者保存的非常完整,足以一睹明建構原貌及風采。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南側的文廟等地原本也在崇善寺的范圍內——張之洞巡撫山西時,將火災后的崇善寺南部廢墟建成了文廟,建國后又增減了山西民俗博物館,所以如今崇善寺剩下的主題部分精華就只有大悲殿了。

其二,慈悲之美,雕塑之古

崇善寺大悲殿,面寬九間,高三十余米,單一殿堂占地達 900 平方米,其架構之闊朗,保存之完整,建筑之精美,為山西地區最經典的明代官樣建筑實例,更何況其間所藏,堪稱價值連城。

1.jpg

大悲殿正面須彌座上,三尊泥塑貼金觀音立像,均為明洪武年原作。居中者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菩薩,左為千輪千華普賢菩薩,右為千手千佛文殊菩薩。

明代雕塑的菩薩面相莊嚴溫雅,姿態中正端方,偏搭配了輕飄的衣帶,和琳瑯滿目的千手、千佛、千眼、眾多法器,靜態的塑像糅合了流動之美。

1.jpg

千手觀音的雕塑題材不算少見,但是三尊繁復而不失明麗、古雅且保存完整、風格各自不同的觀音像集中在一個大殿內,卻是國內僅見。哪怕只看菩薩手形的變化,也令人驚嘆不已,湊近看細節——文殊菩薩千手中各繪一釋迦摩尼佛,每一尊掌中釋迦都眉目清晰,精彩細膩。

其三,藏品之珍

大悲殿兩側幾十只藏經柜,保存了我國木刻史上的早期珍本——距今已上千年的皇家刻經北宋《崇寧萬壽藏》和南宋《磧砂藏》,以及元代民間刻本《普寧藏》,這些經藏刻本因其年久,版本存在價值已經超過了內容本身。

此外,寺內還存有兩套明代壁畫臨摹本,《釋迦世尊應化示跡圖》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經歷五百余年而鮮艷如初。

崇善寺地址:太原市迎澤區狄梁公街崇善寺9號

門票:免費開放


藏瓏納珍看文廟

崇善寺南側,緊挨著崇善寺院墻,就是太原文廟。

短短一條狄梁公街兩百余米長,一代名相守著一寺一文廟,一佛一儒,街兩側綠蔭攘攘,很顯靈氣。——在山西,尤其在太原,有幾位名人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的,比如狄仁杰,比如傅山,許多古跡軼事都圍繞著這些著名的名字展開。

如前所述,崇善寺清末遭火災,又經張之洞將南部廢墟改建成文廟,院落共三進,部分利用了前崇善寺殘存的零星建筑,整體設計莊重優雅、規模恢弘,也確實起到了安撫當時太原文士的作用。

文廟現存的照壁、井亭、檽星門、大成門、大成殿都是保存完好的清朝建筑。九十年代末被辟為山西省民俗博物館,利用東西殿和大成殿頻繁舉辦主題展覽,并搜集、收藏了海量山西文物,尤其以石刻文物為著。

民俗博物館常設有千秋孔子展、清末民國服飾精品展、文物陳列和古建模型展等。

除了常設展,館內所收藏海量文物都陳列——甚至可以說是「堆放」在院內四下。隨處可見的石碑、匾額、佛像、經幢、書法碑刻、銅鐵獅子和各種建筑構件、石刻殘片……簡直令人目不暇接,其中雜有清代的蘭亭修褉碑、朱熹楷書、岳飛草書等等。

很多文物還未及標注和介紹,像是一個藏寶倉庫,等著你自己去發掘。

文廟(暨山西省民俗博物館)地址:太原市迎澤區文廟巷40號

開放時間:每月第三個星期三免費開放

門票:30元


并州第一道觀純陽宮

太原核心地標——五一廣場的西側,有一處狹長區域,前后五進院落,集廟宇園林于一體,是供奉呂洞賓的并州第一道觀純陽宮。

太原純陽宮始建于元代,擴建于明萬歷和清乾隆年間,留存歷代建筑和文物精品上千件,被辟為山西省藝術博物館后,又常設東漢畫像磚、北朝佛像碑刻、明清佛塑、清代琺瑯彩、唐卡等專題展覽。

1.jpg

純陽宮建筑之絕,在呂祖殿和八卦院。呂祖殿作為主殿,方正闊朗,飛檐翹楚又不失精致。而在呂祖殿后,有一組依八卦方位和道家思想而建的院落,是整個純陽宮的精華一筆。

純陽宮內館藏最珍貴的是各時期石刻造像和石碑(以墓志銘為主),其中包括被列入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涅槃變相碑」和唐開元常陽天尊像。

館藏最多的是北朝時期的佛造像,其風格鮮明,線條優美而不失大氣粗獷,既有北方外來民族的野性,又忠誠地記錄了他們對漢族文明的接納和融入,可以說是盛唐佛造像藝術的前奏。純陽宮所藏北朝石刻精美細膩,不亞于山西省博物館的佛教專題展廳,北朝歷史愛好者千萬不能錯過。

此外館藏展出的山西文物精粹,還涉及陶瓷、銅器、漆器、琺瑯、玉石竹木牙雕、書畫、刺繡等等。

純陽宮(暨山西省藝術博物館)地址:太原市起鳳街1號,五一廣場側

門票:30元


訪舊問古白云寺

太原城南紅土溝,緊鄰著一條快速公路,穿橋洞下坡,門楣并不很雄偉的一座寺廟,是名列太原十方叢林之首的白云寺,又稱南十方院。

白云寺的名字,要追溯到「雖萬千人吾往矣,心安即是歸處」的唐相狄仁杰。這位赫赫威名的宰相正是太原人,歸故省親適逢盛夏,居然有一片白云跟隨專為他遮陽。

白云隨宰相一路行至紅土溝而停駐,恰狄仁杰的母親拜觀音而起沉疴,大病得愈,狄仁杰便在白云停駐的地方建觀音堂為母還愿。白云寺自建成,借名相之威,一直是太原地界香火最盛的廟宇之一。

白云寺依托紅土溝的地勢坐北向南,坡上直接鑿磴道,前后三進院落,從初唐至今歷經戰亂破敗,也曾幾度重修中興。現存大部分建筑是由李自成的軍醫——天澤和尚重建于清康熙年間(1663年),殿內還珍存了部分明代造像和經書。由太原名士傅山先生撰文并手書的《天澤和尚碑》便在此創作,現原件藏于五一廣場純陽宮。

白云寺原存歷代木雕泥塑,還有大量從北十方院移來的造像,可惜在抗戰和十年動亂中盡數被毀,只留下一尊奇跡般完好的韋陀像,佇立在彌勒像背后,著鎧甲執金剛杵,凜凜神威,栩栩如生。

寺內植被保存極好,古樹蒼郁,環境幽深,適合深度旅行者懷古尋訪。若趕上重要節日或佛誕,太原本地居民來此游玩和參拜的熱鬧,也是民俗一景。

何為十方叢林

十方在佛學中指十個方位,即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叢林是寺院的代稱。「十方叢林」是相對于「子孫叢林」的兩類不同寺院,后者由住持傳承給弟子仿佛「世襲」,前者則邀請各地名宿住持。

太原原有一座同樣規模盛況的北十方院(原千壽寺)與之相對于城北,可惜毀于大煉鋼鐵,也有東十方院(今大東關街 35 號寶林寺)和西十方院(今西銘路 77 號廣仁寺)。

白云寺地址:太原市東南紅土溝

到達方式:23、619、805、808等五一機器廠站,向東橋洞下

門票:免費參觀


土丘成佛凈因寺

凈因寺比白云寺還要更遠著些,在太原西北土堂村的汾水河邊,依山而建。現考證凈因寺始建于北齊,遼金時期幾經擴建,明代又重修,寺內所藏「晉陽第一土佛」為金泰和五年(公元 1205 年)的造像作品。而這尊高約十米的土雕佛像,正是凈因寺的由來,竟要追溯到漢朝佛教初傳之時。

1.jpg

傳說漢末土堂村這座土山突然崩壞,塌陷成洞,洞內十丈高的土丘形似佛陀,這山崩佛現的奇觀被認為是佛教凈土的因緣。當地村民自發集資在此建寺,并將土丘雕刻成大佛。所以寺內主殿大佛閣便是倚靠在山崖上的重檐歇山式樓閣,閣內供奉土堂大佛,整個大佛閣其實就是山體中空的一個土洞。

1.jpg

土堂大佛造型莊重豐滿,既有宋代筆法的氣勢端莊,又帶著塞外風格的明快流暢的線條感,高額豐準,神態安祥,確實是難得的精品。寺內另藏有多尊明清造像,也是精致之作。

凈因寺內古柏參天,交蔭成蔽日之勢,又東臨汾水,是夏日避暑的好去處。三進院內有兩株古柏,形如蟠龍飛鳳,古稱「土堂怪柏」,名列晉陽八景。

大雄寶殿和羅漢殿等建筑都保留了清代甚至部分明代的木構和雕刻,細節和架構都值得賞玩。凈因寺還曾是太原名士傅山先生隱居、修行、著書和行醫的故地。

凈因寺地址:太原市西北20公里土堂村

到達方式:勝利橋東乘公交15路或835路到中北大學站再步行可達

開放時間:9:00-18:00

門票:8元


冷門之至的太原皇廟

逛罷了緊鄰的崇善寺和文廟(山西省民俗博物館),沿著狄梁公街北端的上馬街往西走 200 米,有一條南北向的也不過 200 來米長的窄巷叫「皇廟東巷」——也只有地名真實地記錄了這里曾經的輝煌。

若是拿「皇廟」去問年輕的太原人只怕會問出好多個茫然的問號臉,「太原又沒做過(全國性的)首都,哪里來的皇家寺廟啊?」

事實上,太原皇廟至少已有 600 余年的歷史,是明清兩代皇族祭祀慶典的場所。

明史記載朱元璋的第三個兒子朱棡被封晉王,1378 年移藩太原,晉王府就設在此地以北1公里的今精營街。朱棡素以篤孝聞名,崇善寺就是他為紀念母親馬皇后所建,以明代禮制,另在親王府東南建祖廟以祭祖和祭天。按照這個時間推算,太原皇廟要比北京太廟更早數十年建成。

清朝也延續了這一禮俗,在皇廟中供奉族先和功臣,并四季應時祭祀。太原皇廟所保存的布局和木構,雖經明清多次修繕,卻依然有明顯的明代建制特點,現存黃琉璃瓦頂和五爪龍飾證明這里是最高級別的皇家寺廟,這個建制在太原乃至山西僅此一例而已。

自 2003 年起,有關部門對太原皇廟做了多次修復,初見成效。目前可見貼飾黃色琉璃瓦的歇山建筑、宮門、照壁等三大殿和外墻。整個太原皇廟修復區占地一萬余平,足見皇家寺院的規模和氣派。目前未攔設景點,可直接參觀,小規模的建筑修復還在繼續。

地址:太原市迎澤區皇廟東巷,北以上馬街為界、南以萬壽宮巷為界的街區


忠義傳奇的大關帝廟

武圣關羽是山西運城人,山西各處供奉數不勝數,太原一地就有好幾座各個時期的關帝廟,「大關帝廟」名副其實,是太原市現存關帝廟中最大的一座。

大關帝廟的營建少追溯到北宋,目前所存留的是金元時期基址上的明清兩代古建,幾經戰火也幾經修復,尤其在抗金、抗元、和明清的地方戰爭中,每次戰事過后都很快被修復,可見人們對關公武德的崇拜和敬仰。

大關帝廟的山門、崇寧殿、鐘樓、鼓樓、后殿的建筑形態都保持了明代特點,線條流暢,琉璃瓦鮮艷明快,雕刻優美細膩,壁畫彩繪保存頗豐。山門兩側正整面墻的「忠」、「義」二字,是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們對關公文化精神的共同理解。

《陽曲縣志》所記一則,北宋初水淹晉陽滅北漢之后,大將潘美奉命新建太原城,造城墻時在城西遇阻,城墻屢建屢坍……之后的故事頗具傳奇色彩,傳說城墻屢建不成,邊塞安危難定,忽見關羽騎赤兔馬在上空顯靈,赤兔馬循城西環繞一圈,關羽令潘美循馬跡筑墻,不一日果然墻鑄成再未坍塌。太原新城竣工后,為感念關羽顯圣,便在城西造此大關帝廟,千百年來香火綿延。

這個故事在太原城流傳甚廣,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大關帝廟常修常存。

大關帝廟地址:太原市廟前街 36 號

門票:免費參觀


唐風流韻多福寺

太原市區西北角,崛圍山巔有一座尚風尚水的寺廟,始建于唐德宗時期(公元 786 年)。從市區驅車需一個小時左右,途徑蜿蜒山路,風景絕佳。

1.jpg

秋登崛圍山賞紅葉是太原民俗,傅山先生曾畫《崛圍紅葉圖》,便是在多福寺隱居讀書時所作。

唐末五代動蕩時期,據說此地有高僧大德主持,護一方清修,也接納了不少流離失所的百姓。后唐莊宗李存勖割據時,也曾到多次到多福寺禮佛參拜,故多福寺佛事鼎盛,從唐代到明清從未間斷。

明代重建后曾成為歷任晉王的禮佛場所,所以被修建得恢弘大氣,雖處深山卻闊朗舒展。大雄寶殿上的孔雀琉璃瓦和殿內佛像菩薩像保存相當完整,寺內保存了貼金彩繪的佛教壁畫上百平,均為明代原作,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都很高。

1.jpg

寺前有七層磚塔,建于北宋,塔身有《崛圍山多福寺重修寶塔碑記》,記載有高僧舍利于此,塔損于明末又重修,至今儼然于山巔,東向俯瞰太原城和汾河水,視角絕佳。

主殿后藏經洞東邊有一座石頭砌起的窯洞,洞券上書「紅葉洞」,洞前石碑刻「傅青主先生讀書處」,就是傅山先生隱居之所。

多福寺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區馬頭鄉莊頭村

到達方式:適合自駕,或市區公交到呼延村站再步行山路

門票:免費參觀,進山時需購崛圍山景區門票20元


到太原,往往第一必看絕不會錯過的是晉祠。可就在晉祠的前后左右,圍繞著一圈兒「很容易錯過」的去處——太山龍泉寺、蒙山大佛、天龍山石窟、龍山石窟——石窟和古建的愛好者們,千萬別錯過。


唐朝寶函出太山

太山龍泉寺在晉祠以北的晉源區風峪溝,最早不是佛教寺院 ,而是唐代的道教道場。毀于元代,至明初重建為佛寺,據說明初大旱時在此找到了水泉,故以龍泉名。這一佛道「兩棲」的風水寶地,至今山門的柱梁上還能找見道家八卦的留痕。

龍泉寺名聲大噪是在 2008 年,寺內一座原唐代佛塔的地宮內出土一具石函,內套鎏金木槨、鎏金銅槨、木胎銀槨和金棺,一共五層。在最內層金棺上綁著絲結,推定是唐代原物,因極易損毀而沒有拆開,經掃描推定棺內是佛骨舍利——這是山西唯一一處唐代舍利遺存。同樣繁復精致的多套寶函只在山西的法門寺和慶山寺兩處。

有趣的是,發現唐代石函的地宮卻呈現唐代十分罕見而僅流行于宋代的六邊形形制,而佛塔塔基附近的石碑及銘文又是清代的留存——同一地點不同時期的文物,使得龍泉寺成為考古熱點。

龍泉寺現存建筑以明清兩代的磚木結構為主,殿閣樓臺都依山勢而建,高低錯落一層層鋪展,也是一處登高賞景的好去處。

而沿寺前山道太古路向西2公里,就是著名的「店頭古堡」。店頭古堡曾是晉陽古城的西面軍事要塞,隋唐時期就在此建堡屯兵。自宋滅北漢,這里才由軍事基地演變成居住的村落。

店頭古堡現存 400 余間石窯洞,窯洞之間互相連通,現挖掘清理出六條古地道,保持著作為屯兵的軍事基地的戰略特征,如游迷宮

太山龍泉寺地址:太原市晉源區風峪溝沙河北岸

到達方式:適合自駕,或市區公交到風峪溝再步行登山

門票:20元


散落海外的天龍山石窟

就規模、年代、藝術價值而論,天龍山石窟是山西省內排名僅次于云岡石窟的第二大石窟,卻一直名聲不顯。實在是被盜鑿得太嚴重,大量佛像——尤其是佛頭部分,流失海外。

1.jpg

天龍山石窟在晉祠西面山中,始建于東魏,盛于北齊、隋唐,正是佛像鼎盛且造像技藝漸精湛的黃金時代。作為北齊皇帝高歡的避暑夏宮,天龍山佛像不乏皇家作品,北齊高歡高洋、隋煬帝都在此開窟造像,所造的佛像自然是當時資源所能達到最高水平。

天龍山現存洞窟 25 個,跨越東魏、北齊、隋、唐四個時期,以唐代開鑿窟最多(15個),不但技藝精湛而且規模也很可觀。唐代洞窟的代表作第 9 窟「漫山閣」分上下兩層,8 米高的彌勒坐像和 6 米高的十一面觀音像,無論造型、姿態、服飾、結構都臻于化景,藝術水準遠高于同時代其他石窟作品。

天龍山石窟是一部跨越數百年的生動的造像演變史,能清晰地看到各個歷史時期的獨特風格和變化發展,從東魏「秀骨清像」的簡潔質樸,到北齊的端莊厚重,再看隋唐的豐美優雅,成熟舒展,亂世的悲天憫人和盛世的繁花似錦,全刻在石頭里。

1.jpg

天龍山石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經歷浩劫,多數佛像被部分或整個切割轉運到海外,目前有 150 余件天龍山石雕造像和部件散落在全球各博物館和私人藏家手中。

近二十年來,相關學者通過掃描和數字化復原技術,同各地博物館和藏家聯絡,用精準掃描和3D打印技術復原天龍山石窟中的精品,據悉該展覽將于 2018 年底在太原開幕并全國巡展。

目前(2018 年 5 月)在太原市美術館正展出的山西畫家張晉峰歷時 7 年創作的 80 幅天龍山石窟造像畫作,作為對參觀天龍山石窟的補充,值得一看。

天龍山石窟地址: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景區內

到達方式:適合自駕,或從太原市區乘公交到晉祠再包車上山(約15公里盤山公路)

門票:30元


海內唯一的龍山道教石窟

由晉祠往北三公里,在太原城市學院晉祠校區側有一條公路向西行一公里,為龍山。在龍山東峰峰頂,是我國目前僅存、規模最大,也是唯一的道教石窟。

龍山石窟由全真教道士宋德芳主持開鑿于元朝初年,規模不大,勝在簡而精。

窟群共有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等 8 個洞窟,存石雕像 40 余尊。雕像內容涵蓋豐富,既有三清老祖等一序列的道家神仙,又有專門刻畫了全真創始人王重陽的真人形象。七真龕內以群雕描繪了道教全真七子論道的實景,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都毋庸置疑。臥如龕中的披云子宋德芳臥像、三大法師龕內的道教始祖張天師(張道陵)像也同樣精湛且寫實。臥如龕龕頂雕有四龍盤旋,據考證是全真龍門派修道用氣的「玉龍盤體法」,因此龍山石窟被譽為道教歷史研究的博物館。

和云岡、龍門、天龍山等佛教石窟不同——佛教對佛和菩薩的造像描繪世俗化程度很高,菩薩所著的天衣、金剛力士的鎧甲都是將當時代宮廷和武將服飾做宗教化處理,雕刻精美細膩,力求寫實。而道教造像的風格則偏樸實簡潔,人物姿態端莊沉穩,衣飾和雕刻更素雅簡單,顯得洗練出塵,龕內紋飾也以蓮花、仙鶴為主。龍山石窟充分體現元代造像的技術和風格,是該時期的精品和代表作。

龍山道教石窟

地址:太原市西鎮村龍山東峰頂

到達方式:適合自駕,或從太原市區乘公交到西鎮村再包車前往

門票:20元


消失了 600 年的蒙山大佛

中國第一大佛恐怕無人不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樂山大佛。第二大佛呢?

從高度論,山西太原的蒙山大佛(原稱西山大佛,因位于太原市區西南角得名)高 66 米,僅次于樂山大佛(71 米)的高度;從年齡論,蒙山大佛要比樂山大佛還年 160 多歲——營造于北齊(公元 551 年)。

根據《北齊書》的記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可以想見剛建成的西山大佛極高大,而且離晉陽古城的距離極近,才能點燈而照到「宮內」;五代時期劉智遠《重修蒙山開化莊嚴閣記》碑文中也有關于西山大佛的記載;從北齊鑿山成佛,歷經數十年幾代之功,后世唐高祖李淵、唐高宗、武則天,乃至后唐皇帝李克用、后漢高祖劉知遠都曾來此禮佛。武則天還專門下旨為蒙山大佛制作袈裟,要覆蓋山一樣的大佛,袈裟制作就用了一整年,并在晉陽百萬信眾僧俗注目下為大佛「披袈裟」……

這些史料記載證明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蒙山大佛都是著名地標,這樣一座古老且雄偉的佛像,怎會湮滅數百年不為人知?

1.jpg

1980 年太原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發現,因元代戰火摧毀和自然侵蝕,大佛頭部在元代末年崩落,腹部以下嚴重風化,被掩埋在土石泥沙之間。

2006 年開始對蒙山大佛進行全面修復,并在「是否應該重塑佛頭」的問題上引發了很大的爭論。最后由著名山西雕塑學家苗新田,按照北齊時代的造像風格,以盡可能修舊如舊的原則,在大佛原址上加建佛頭。

1.jpg

客觀來講,同國內其他地區的部分復原創作相比,蒙山大佛的佛頭像還是很貼近原作的歷史風格的。加建佛頭的佛像,完整而矗立如山,氣韻流轉,顯得雄壯非凡。

游覽蒙山大佛,不要錯過蒙山腳下的開化寺和寺內連理塔。

1.jpg

開化寺為北齊始建、北宋(990年)修復的古寺,「開化」之名是唐高祖李淵所賜。

1.jpg

連理塔為北宋修復的原構。兩座塔均為方形,基座相聯,束腰座,塔身刻卷草和花瓣紋飾,南塔門楣題「化身佛舍利塔」,北塔題「定光佛舍利塔」。連理塔造型優美秀麗,兼有唐代古風和北宋雕刻的精湛技法。

蒙山大佛地址:太原市晉源區開化村蒙山大佛景區

到達方式:市區58路到蒙山大佛景區,可步行登山或乘景區環保車

門票:70元


晉祠周圍的幾座山,位置接近名稱類似,非常容易弄錯。

以晉祠為南端往太原市區去有一條南北向主干道叫晉祠路,這幾座山寺石窟都在晉祠路的西側,由南至北依次是:晉祠—天龍山石窟—龍山道教石窟—太山龍泉寺—蒙山大佛。

這幾處除晉祠外都沒有直通的市區公交,最適合的方法是自駕或包車前往。

完全游覽晉祠+天龍山+龍山+太山+蒙山需要 2-3 天的時間,晉祠和天龍山附近有較正規的山莊和酒店可供泊車住宿。



本文鏈接://xfhsw.com/article/luyou/2022/03/1635.html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太原市最古老的公園 文瀛公園
相關圖集
相關文章
太原的古寺竟然有這么多!
上世紀三十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帶著馬隊走遍山西,發掘、記錄、保存、整理了大量古建筑資料。五臺山佛光寺、應縣木塔、大同華嚴寺、云岡石窟、洪洞廣勝寺……飽經戰火的山西... 旅游 2022-03-21 22:30:21
太原市最古老的公園 文瀛公園
文瀛公園是太原市最古老的公園,已有600年歷史,位于太原市中心區的海子邊,距市中心的五一廣場很近,面積11.9萬平方米,其中文瀛湖面積為3.96萬平方米,既是省城居民休閑放松的好... 旅游 2022-03-19 21:25:47
袁家村是如何做到單日游客18萬、年收入過十億的?
有這么一群人,在西安的遠郊,不受西安人現代生活的干擾,就過自己傳承已久的生活,而恰恰這對于大都市的人,就是一種差異化需求。袁家村售賣的本就是一種原汁原味鄉土生活。一... 旅游 2022-03-17 22:15:25
鸛雀樓懷古
一天下之中蒲坂者,堯、舜之所都也。這里,有一座被詩意浸染的樓,唯美而又經典。初名云棲樓,因鸛雀云集,故又稱鸛雀樓。前瞻巍巍中條,下瞰滔滔大河。鸛雀樓似一位絕代風華的... 旅游 2022-02-21 21:47:55
右衛古城墻上覓鄉愁
右衛古城墻作為古城標志性的歷史建筑,見證了右玉輝煌的歷史,見證了右玉悠久燦爛的文化,承載著右玉厚重的文化歷史和右玉人的生活記憶,是右玉人心中深深的鄉愁情結,在右玉的... 旅游 2022-02-11 14:05:32
江苏五分-彩神 百姓快3-通用APP 彩人间(浙江)集团有限公司 彩乐园(广东)集团有限公司 1分6合-通用APP 购彩中心-安全购彩 彩天下-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