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

推薦 新聞文化評論演藝院團文物特產鉤沉非遺汽車藝苑歷史娛樂畫家書法家旅游游記收藏美食
億點網 > 鉤沉 > 正文

拜謁司馬溫公祠

發布時間:2019-06-23 22:32  |  來源:億點網  |  作者:史莉

《宋史》載:“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后京、洛間畫以為圖。”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千古傳頌,一個天才少年用他的智慧之光點燃一代又一代孩童思想的火花,聰敏好學永遠鮮活在人們的記憶中。老去的是時光,不朽的是一部書的光芒,《資治通鑒》,一部皇皇巨著,以永恒的深度和厚重,溫潤滋養著我們。跋涉到歷史縱深處,近距離觸碰先賢的思想,沉醉,抑或激越,都難以言喻。

《資治通鑒》,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以“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為目的,以歷代政治大事為主要內容,注重對治亂興衰的原因分析與經驗總結,文字優美,敘事生動,體例嚴整,征引史料極為豐富,具有非常高的史學和文學價值,歷來與《史記》并列為中國古代史家之絕筆。毛澤東曾17次批注過《資治通鑒》,并評價說:“每讀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中國有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鑒》,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編寫的……《通鑒》里寫戰爭,真是寫得神采飛揚,傳神得很,充滿了辯證法。”

司馬光使華夏歷史生輝溢彩,《資治通鑒》使司馬光名垂千古。

夏縣,古稱安邑,傳說是大禹時代的都城,也是夏啟建立的夏朝都城,號稱“華夏第一都”。北魏孝文帝時更名為夏縣,沿襲至今。在這塊古老而文明的黃土地上,曾蘊育了無以計數的杰出人物,宋代名相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

司馬溫公祠位于夏縣水頭鎮小晁村,是司馬光的墓地和祠堂所在地。

暮冬,季節以它不變的姿勢賦予大地嚴寒。敬仰,膜拜,心向往之,神圣的情感油然而生。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堆云洞離司馬溫公祠不過10公里路程,20余分鐘后,我們來到了司馬溫公祠外的文化廣場上。

司馬光自題詩云:“黃面霜髭細瘦身,從來未識漫相親。居然不肯市朝住,骨相天生林野人。”高大魁梧的司馬光老年布衣銅像肅立在廣場中心,身為高官名流,卻是平民形象,其高風亮節萬古流芳。司馬光逝世后,哲宗皇帝追封他為太師,贈溫國公,謚號文正,于是又稱溫公。啟功先生書寫的“司馬溫公祠”五個大字在冬日陽光下熠熠生輝。

  三

溫公神道碑堂,亦稱杏花碑廳。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政見的司馬光退居洛陽專修《資治通鑒》。15載春秋更替,世事變遷。65歲時,司馬光全部修完《資治通鑒》的最后部分,奏進神宗皇帝。宋神宗十分重視,將書的每編首尾都蓋上了皇帝的睿思殿圖章,以其書“有鑒于往事,以資于治道”,賜書名《資治通鑒》,并親為寫序。并降詔獎諭司馬光,說他“博學多聞,貫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迄五代,成一家之書,褒貶去取,有所據依”。元豐八年,年幼的宋哲宗即位,對司馬光極為敬重的太皇太后攝政,召回司馬光,拜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司馬光“欲以身徇社稷,躬親庶務,不舍晝夜……病革,不復自覺,諄諄如夢中語,然皆朝廷天下事也。”8個月后,司馬光病逝于相位。司馬光逝后第三年,宋哲宗為司馬光立了這塊神道碑,御筆篆額曰“忠清粹德”。碑文則命當時的大文豪蘇軾撰文書寫。元祐九年,因章、蔡等人構陷,這塊分為碑首、碑身、碑座的碑身被砸,碑文被鑿,并被深埋于地。

時光飛逝,滄海桑田。1149年,夏縣縣令王廷直來祭拜司馬光,眼前是一片荒涼景象,神道碑的碑座旁,一樹茂盛的杏樹繁花似錦虔誠護佑。王廷直命人在樹下挖掘,得4段斷碑于泥土中。可碑身已經嚴重毀壞,字跡難以辨認。他臨風灑淚,仰天長嘆:“斯文不重摹,何以洗先民之污?斯碑不再立,何以慰人鬼之泣?”經多方尋找,在司馬光的曾侄孫司馬通、司馬作的家中找到了蘇軾的舊本。因找不到和舊碑大小相近的巨石,所以只能令人將四塊斷碑磨平,兩側規整,以其寬為高,依照舊本,重新鐫刻,連同額、跋共6石立之,后來守墳的園珍和尚用私錢蓋了這座亭子將其保護起來。因碑從奇特的杏樹下找到,所以又稱它為杏花碑。這塊碑文是蘇東坡奉旨撰文并書寫,全文共2760余字,是目前保存蘇東坡楷書碑文中字數最多、文采最好的一篇真跡,極為珍貴。蘇東坡把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和政治抱負凝結成的萬千感慨以及對司馬光的深切懷念都融入這篇碑文之中,文采飛揚,令人蕩氣回腸。

溫公祠堂。在宋朝時原建有祠堂三間,明代嘉靖年間,山西巡察御史朱實昌將其擴建為五間。祠堂內塑有司馬光四代五人像,即司馬池、司馬旦、司馬康、司馬樸和司馬光的塑像。以司馬池為主,按輩分排列,左右對稱,主次分明。院內除了碑亭還有廊房、祠門等。后來,因歷經戰亂,司馬家族四代人的塑像及部分建筑相繼毀壞。上世紀80年代,對祠堂進行了維修,并重建了碑亭和東西廊房,基本上恢復了原貌。

余慶禪院的建筑、石碑、雕刻,歷經千年的風雨洗禮,都靜默地立著。這座禪院,是司馬光祖墳的香火院,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取其“積善之家慶有余”,在元豐八年(1085),宋神宗賜名為“余慶禪院”。

宋代風格的大殿門上“別有天地”匾額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國學生陰君忠在梅月時節書寫并掛上去的。大殿內供奉的三尊彩塑金妝大佛以及菩薩、羅漢等均為北宋時期的原物。后面墻上的壁畫是如來佛的兩個大弟子阿難和迦葉。壁畫上的顏色艷麗,仿若昨日繪成。十六羅漢排列大殿兩側。

司馬光一生忠于職守,品德高尚,又寬仁厚德,體恤百姓,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愛戴。《宋史》載:“光于物澹然無所好,于學無所不通……洛中有田三頃,喪妻,賣田以葬,惡衣菲食以終其身。”據杏花碑文記載:“公薨,京師之民罷市而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過車者,蓋以千萬數……民哭公哀甚如哭其私親,而畫像以祠公者天下皆是也。”司馬光可謂一代名相,元祐二年正月歸葬祖塋。

占地50余畝的司馬家族墓地,草木蕭蕭,墓冢凄凄,青松翠柏,林木森森。甬道兩側石刻遍布,氣象肅穆雄渾。這里葬有司馬光的遠祖司馬陽,曾祖司馬政,祖父司馬炫,父親司馬池,叔父司馬浩、司馬沂,司馬光本人及其后人等。司馬光于宋元祐元年(1086)病逝宰相任上,謚曰文正,贈太師,追封溫國公,以一品禮服,行國葬。墓地現存宋碑四通:由司馬池撰寫的司馬炫墓碑、司馬光撰寫的司馬浩、司馬諮墓碑、王安石撰寫的司馬沂墓碑等,均為不可多得的宋碑珍品。“魚子碑”即司馬炫墓碑,系司馬光父司馬池立于1036年,碑額篆題“大宋故司馬府君墓碑”9個字,側邊雕刻花紋。此碑通體魚卵狀圓點密布,屬魚卵化石,石質極罕見珍貴。上世紀70年代,郭沫若來此參觀,對這塊碑作了很高的評價。

矗立于司馬溫公祠文化廣場右側的“忠清粹德”之碑,高達9米,寬1.76米,厚0.5米,分為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額之大,碑身之高,碑座之巨,碑石之珍貴,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二層上是石雕對聯:粹德輝煌流涑水,清忠發越秀峨眉。一派雄風浩氣、高山仰止之勢。

這通巨碑,承載著歷史演變的見證,碑文書法被歷代書法家奉為“神品”,雕刻技術嫻熟,都出于一代名家之高手。據《修復司馬光碑祠記》述:“朱御史巡按河東,拜謁司馬溫公墓,立志復修‘忠清粹德’之碑。乃命訪石絳于稷山,獲一巨石,紫潤似玉,長溢二丈,厚二尺五寸,闊丈余,百牛難移也。就利用嚴冬季節潑水結冰為道,人推牛拉杠撬,硬是從200余里之外運抵夏縣,重仿宋時原碑式樣雕刻立之。”碑文沿用蘇軾原文,朱實昌書寫,初建碑樓為木結構三層,1872年改建為磚結構。

?心懷敬畏,憑幽懷古。天地遼闊,時光蒼茫。1523年,朱實昌胸中大義磅礴,在歷史的節點上,他飽蘸激情和濃墨,揮灑出這絕世之杰作,為先圣喝彩,為后世立傳。

本文鏈接://xfhsw.com/article/ɡouchen/2019/06/1184.html
上一篇:碉中之王:太原東山廟碉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圖集
相關文章
續范亭 革命者的情懷
續范亭(1893—1947),名培模,字范亭,號恕人,山西崞縣(今原平市)西社村(今屬定襄縣)人。續范亭早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時,任革命軍山西遠征隊隊長... 鉤沉 2021-06-20 20:13:15
嘉康杰:培養愛國學生 播撒革命火種
生平簡介嘉康杰,又名嘉寄塵,生于1890年,1939年11月18日犧牲。運城市夏縣胡張鄉其毋村人,是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早年參加辛亥革命、反袁斗爭和“五四”愛國運動。1927年加... 鉤沉 2021-05-14 18:35:55
在這里,平城點燃革命星火
近日,記者來到大同市北苑路北辰花園住宅小區附近,入眼是熙攘的車流和遍布周邊的商場、飯店,一派繁華城市的景象。小區內車來人往,一棟棟現代化的樓房鱗次櫛比,進出的居民臉... 鉤沉 2021-05-06 22:01:39
“鐘聲”與“留言”里的家國情懷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數據報告每天12名觀眾敲響13聲“和平大鐘”,每年很多參觀者留言書寫和平寄語,今年以來新征集2700余件(套)史料文物…&hel... 鉤沉 2020-12-16 22:44:07
樓陽生聽取臨汾市黃河板塊核心景區建設規劃匯報
樓陽生強調尊重自然道法自然敬畏自然高品質打造黃河旅游板塊核心景區林武出席12月11日,省委書記樓陽生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臨汾市黃河板塊核心景區建設規劃匯報。他強調,要... 鉤沉 2020-12-16 22:35:51
江苏五分-彩神 百姓快3-通用APP 彩人间(浙江)集团有限公司 彩乐园(广东)集团有限公司 1分6合-通用APP 购彩中心-安全购彩 彩天下-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