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

推薦 新聞文化評論演藝院團文物特產鉤沉非遺汽車藝苑歷史娛樂畫家書法家旅游游記收藏美食
億點網 > 文化 > 正文

“夜雨剪春韭”不是割韭菜,而是涼拌韭菜

發布時間:2020-04-04 16:43  |  來源:山西晚報  |  作者:李雅麗
?

清明時節雨紛紛,剛剛停了暖氣,降雨降溫讓人感受到了初春的寒意。韭菜是這春日里最無懼風雨、勃然奮發的蔬菜。
  韭菜的適應性和繁殖能力很強,先民們很早對這種植物就有認知,西周時期就已種植,并作為四時祭祀祖先所用,能擺上祭壇的蔬菜也僅此一份。
  周代禮法規定,每年天子郊外祭天一次,四時則要到宗廟祭祀祖先。在四時祭祀宗廟時,春天祭祀要用韭,夏天用麥,秋天用黍,冬天用稻。這四種植物作為祭祀所用,是有說法的,并非隨意而為。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說到四時祭祀時講“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春曰祠”“祠者,以正月始食韭也。”韭菜是正月,也就是早春最先食用的一種植物,因而有此殊榮。
  《說文》對“韭”的解釋是“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說它可以長久生長,割了一茬還會長出新的一茬。“韭”是象形字,“一”代表土地。萬物蟄伏一冬,春來陽氣萌發之時韭菜破土而出,韭菜所代表的生生不息的寓意正是人們所期盼的,用這樣一種作物來祭祀祖先自然也有代代繁衍不息的寓意。《詩經·豳風·七月》中就有“獻羔祭韭”的記錄,也說明了這種植物在當時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韭菜栽培的歷史在我國非常悠久,它是石蒜科蔥屬植物。蔥屬的植物有數百種,廣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所以中國的北方是韭菜的故鄉。《尚書·夏小正》中“正月囿(菜園)有韭”的記述,說明至少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韭菜已經種到菜園子里了。
  到了漢代,韭菜屬于漢代人所稱的“五菜”——葵、藿、薤、蔥、韭,迄今它和蔥還是常見的蔬菜,另外三樣已經不常見。在這一時期,韭菜的“親兄弟”——韭黃就已經出現了,產生的原因自然是溫室種植的結果。秦始皇是溫室大棚的先行者,到了漢代,溫室種植這種技術已經被貴族階層用來種植蔬菜了。韭菜這種植物實在是很容易生長,種一次就至少可以收獲十次,因而韭菜就成了漢代溫室種植的首選品種,但是沒有玻璃、沒有塑料的溫室就是一間黑屋子,這種條件下的韭菜無法光合作用,就變成了韭黃。也正因為韭黃看上去不夠壯實,不符合茁壯成長的意向,加上儒家文化的“不時不食”,抵制溫室種植也就成了必然。不過,溫室種韭黃雖然不廣泛,但是一直存在。
  到了宋代,蘇東坡曾寫道:“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這首詩是蘇東坡給范仲淹的四兒子范德孺赴慶州時所寫,應該是在元豐八年(1085年),這年春天蘇東坡已經從黃州轉任到了河南汝州,這里更接近東京,更接近有實力建溫室,培育韭黃的貴族階層。蘇東坡在春分時節享受韭黃做的春盤,聽到好友將赴陜西慶州,不由感嘆“遙想慶州千嶂里,暮云衰草雪漫漫。”
  溫室耗費銀錢,韭黃自然也一直非普通人可享用,而韭菜就要平民得多。尤其是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一盤新鮮的韭菜便是上好的美味。
  一生飄零的杜甫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的名句,很多人都認為“夜雨剪春韭”,講的是春天的雨夜里,不懼泥濘去割韭菜的事情。
  其實不然。
  這首詩是杜甫和自己的好朋友衛八處士二十多年后重逢時所寫。衛八處士是一位隱士,后來宋代的另一位隱士林洪在他的《山家清供》中提到了這句詩,不過林洪提到這句詩是為了說一道菜——柳葉韭。山家,一般是指修道之人。清供,是說修道之人所食用的東西。林洪作為一名熱衷修道之人,深知修道之人所食用的一些食物,衛八處士也是一位隱者,所以林洪認為“夜雨剪春韭”,并不是冒著雨到地里割韭菜,而是指一種制作涼拌韭菜的吃法。這種涼拌韭菜的做法是,左手握著一把韭菜,把它的根部豎在湯里,這里的湯應該就是開水,然后用剪刀剪去用手握著的韭菜梢部,開水焯過的韭菜,撈出來放入冷水中,然后“取出之,甚脆。”林洪還特別提到,剪刀一定要用竹剪。今時今日的人們自然是不知道竹剪刀的。不過曹雪芹所寫《紅樓夢》時,提到了賈寶玉曾用竹剪刀剪過一只并蒂的秋蕙,在古人看來,嬌嫩的東西是經不起金屬器的,必須用竹剪刀。如此看來,當時為杜甫所剪春韭也是很嫩的,應該是早春時節,韭菜剛萌發不久,跟今時今日我們在菜市場所見的韭菜還是有區別的。
  杜甫和友人相遇時吃的這頓飯,用今天的話來說,很有儀式感,很隆重。很多時候,一頓飯的豐盛并不是只有食前方丈這一種形式,還可以是食材的珍貴或者是做法的特別。至少,現在看來這道涼拌韭菜的做法就很不一般。后半句說“新炊間黃粱”。許嘉璐在他的《中國古代衣食住行》中提到,稷中的良品為粱,粱中的良品為黃粱。如此可見,這頓新炊所用的米至少是“沁州黃”的規格。一盤極富儀式感的涼拌韭菜,一碗噴香的黃米飯,一位二十余年不見的老友,這個春夜應該是熱淚盈眶吧。
  韭菜也并非都是素食,韭菜氣味濃烈,在周代時就用于腌制肉類,而且規定,制作豬肉一定是用韭菜。周代的宮廷御膳制作中很清楚地記載著,烹制小豬的時候,春天要用韭菜,秋天用蓼(一種野香草)。還說烹飪時,“脂用蔥,膏用韭。”膏和脂也是有區別的,帶角的動物油是“脂”,不帶角的動物油名為“膏”,如此可知,早在兩千多年前韭菜豬肉餡就是經典搭配,寫入御廚手則,必須遵守的烹飪規則。
  清代的袁牧用這種韭菜豬肉餡做韭菜盒子,他在《隨園食單》中記述:“韭白拌肉,加作料,面皮包之,入油灼之,面內加酥更妙”。
  韭菜,有人喜歡就有人厭之。
  韭菜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后被列入“五辛”之一,佛門弟子要避免食用。這本是印度婆羅門教的禁忌,認為吃了蔥、蒜之類有臭味,無法討神靈喜歡,后來大乘佛教也教導信眾不食“五葷”,受佛教影響,南北朝時的道教也把“大蒜、小蒜、韭菜、蕓苔、胡荽”當作“五辛”。
  除了因為韭菜味道濃烈,還有一種原因恐怕跟韭菜一直又被稱為“壯陽草”有關,這種說法在民間很流行。不過在唐代的《食療本草》中并未提及韭有此作用,同時代的《本草拾遺》倒是說“韭是草鐘乳,言其溫補也。”鐘乳是一味中藥,就是溶洞里的鐘乳石,把韭菜謂之草鐘乳,也就是說有跟鐘乳一樣的療效。
  元代《王禎農書》對韭菜大力提倡,他說靠近城的一些農戶種三十多畦韭菜,每個月割兩次,換來的東西夠一家人一月所需。當時呢,蒙古語把韭菜稱為“和和”。明代的《本草綱目》沿用了唐時草鐘乳的說法,還說它是起陽草,正是有了《本草綱目》的再次強調,民間才把韭菜廣泛地稱為“壯陽草”。其實,起陽和壯陽,一字之差,差別還是很大的。陽氣上升之時,韭菜隨春勃發,才有了起陽草之說,壯陽之說倒不知何來。韭菜是一種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又易于栽種,病蟲害也少。俗語說“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也被人喚為“懶人草”“長生草”。
  中國的北方是韭菜的故鄉,山西自然在種植韭菜上也由來已久,河津市的連柏村韭菜是當地的傳統種植項目,所產韭菜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近年來還出口海外。
  東亞、南亞、中亞地區,韭菜都是長期食用的蔬菜,比如韓國有韭菜泡菜、韭菜餅,越南人也常用韭菜炒菜或者調味。不過韭菜在近代傳入美洲、澳大利亞后,卻成了常見的野草,在澳大利亞甚至被列為“入侵植物”,因為它們會在農田、野外快速蔓延,常常影響其他作物、植物的生存。
  周末了,做一頓韭菜餡的餃子正當時。
本文鏈接://xfhsw.com/article/culture/2020/04/635.html
上一篇:清明時節淚紛紛!
下一篇:清明追思
相關圖集
相關文章
同學情
老同學王鋼印因事自晉來京,我正好也在京,京中老同學吳獻斌約我倆去游清東陵,并打電話問天津楊巨平同學歸國否,聽說回來了,就決定從遵化去看他。車一上路,我不知怎么就想起... 文化 2022-01-02 21:56:01
家鄉臘月的味道
桌上的日歷像風吹似的呼呼呼365頁就掀到頭。這不又進入臘月,每當此刻,我就想起家鄉臘月的味道。我的家鄉在山西的最南邊,西傍黃河古稱河東。是舜帝、禹王的故里;忠、勇、仁、... 文化 2022-01-02 20:13:47
又見忻州古城
2021年12月11日,大雪節氣后的第四天。上午10時,我隨太原中學教師忻州古城文化考察團來到忻州古城文化考察。這個季節的北方城市—忻州,已經是挺冷了,但是大家熱情高漲,全然不... 文化 2022-01-01 21:20:28
好好過端午
今天端午。夏雨洗過的傍晚,粽葉分外香,香在鼻尖,甜在舌尖。端午不游山不玩水,再不多吃幾個粽子,就是辜負了節日的美意!每逢端午祭屈原,總有幾分悲壯凄美,兩千多年依然絲... 文化 2021-06-14 21:07:16
史記 袁隆平列傳
袁公隆平者,九江柴桑人也,庚午(1930)年生北平。當隆平之生也,國家擾攘,四海不寧,其明年,日寇拔奉天,旋陷三省,兵鋒直指燕薊。隆平因從父母南渡,過黃淮,穿長江,憩于江... 文化 2021-05-25 22:40:51
江苏五分-彩神 百姓快3-通用APP 彩人间(浙江)集团有限公司 彩乐园(广东)集团有限公司 1分6合-通用APP 购彩中心-安全购彩 彩天下-彩神